统一认证VPN入口

学科学术

当前位置: 长沙理工大学 > 学科学术 > 正文

郭万林:力学的新疆界——从空天结构安全到水伏智能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9日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报告承办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报告内容:力学的新疆界——从空天结构安全到水伏智能

报告人姓名:郭万林

报告人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

纳智能材料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报告人职称/职务及学术头衔:院士/教授

报告时间:4月2日(周日)20:00

报告地点:图书馆报告厅B101

报告简介:牛顿1687年所著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以微积分等数学体系描述我们所观察到的自然规律的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给出了质点运动的基本力学定理,成为科学大革命(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的标志。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至今广泛使用的连续介质力学体系,支撑了机械化、电气化技术革命,也奠定了航空航天科技的基础,但材料结构的疲劳断裂至今仍然是航空航天结构设计者面临的挑战,尤其是遭受复杂物理、化学、力学作用的发动机、高超音速飞行器面临的疲劳耐久性和可靠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科的进步,更需要工程方法体系的发展,以及颠覆性技术实现的手段。这里结合自己40多年研习和解决典型工程问题的实践,介绍空天地一体形势下力学与工程问题的体会和思考。

经过几个世纪对光子、电子等亚原子尺度粒子的力学行为的认识,揭示了这类微观粒子不同于牛顿质点运动规律的波粒二象性,20世纪以来牛顿力学被拓展到量子力学,引起了半导体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当前正在发生的量子计算、量子通讯等第二次量子技术革命。本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向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日隆,生命健康、绿色能源、气候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日重,力学不断面临多相介质、多尺度强非线性耦合,尤其是固液界面力-电-磁-光-热耦合的挑战。近十年,我们提出水伏的概念,从水伏能源、水伏生态、水伏智能三个层面开展了初步研究探索。这里就水伏学的研究进展、发展趋势,与师生们分享一点体会和展望。

报告人简介:郭万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面向飞行器安全和智能化的需求,长期从事飞机结构疲劳断裂和低维功能材料与固-液界面力电磁光热耦合的物理力学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1981-199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学习并获得飞机结构与强度学士、固体力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澳大利亚、波兰、德国、美国、新加坡、日本、挪威、加拿大等国工作、授课、访研。目前的兴趣:水伏学;神经系统的分子物理力学原理;航空航天数字科学与智能技术。发表学术期刊论文400余篇。1996年获杰青基金,1999年获聘长江学者;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9年因“对宇航结构完整性耐久性和纳米力学的持续贡献”获ICCES Eric Reissner Award,202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